資訊詳情
中國制漿造紙行業 2017~2020年發展趨勢展望
發布時間:
2017-04-20 00:00
【制漿造紙行業的政策機遇】
環保倒逼產業升級
從2010年到2015年,已有3731萬噸產能的紙廠因環保要求被政府部門勒令關停。
中國政府計劃“十三五”期間再關停800萬噸~1000萬噸落后造紙產能,主要淘汰的是目前停產的企業或環保不符合要求的企業。中央環保督查組檢查各地環保情況,預計嚴格執法檢查下,100家以上的企業將關門。
持續的政府干預意味著產能較小、使用廢紙和非木漿的生產線將被迫關閉。隨著越來越多的現代機器取代這部分落后產能設備,長遠來看,木漿需求量將持續增加。
供給側改革
供給側改革鼓勵提質增效,預計200萬噸進口紙中,部分將逐漸由國產替代;去產能將去除僵尸企業,為有優勢的廠家騰出市場空間;海外消費有望回流,帶動中國包裝紙市場進一步增長。
“一帶一路”政策
中國布局“一帶一路”,鼓勵優勢產能走出去,這將帶動全球紙漿消費新市場。2014年中國向“一帶一路”出口紙及紙制品398.7萬噸;2015年中國出口制漿和造紙專用設備12.22億美元,同比增長15.51%。
【中國制漿造紙行業發展趨勢判斷】
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:中國依然是主要動力
發達國家紙及紙板需求未來將繼續萎縮,預計到2020年,美國、西歐和日本的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均為-1%左右;而發展中國家紙及紙板的需求將繼續增長,中國、東歐、拉美等國家到202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均為3%左右。預計從2015到2020年全球紙及紙板需求增長2724萬噸,65%的增長來自中國,中國依然是全球紙及紙板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。預計從2015到2020年,全球漂白商品紙漿需求增長670萬噸,七成的增長來自中國。與此同時,2015~2020年,中國廢紙漿需求量將保持3%的增長。
我國造紙產消量將繼續增長
因經濟發展需求拉動,中國造紙產消量將繼續增長,但與GDP增速背離。得益于網購和新興物流,包裝紙是中國紙張產消量增長的主要動力。預計到2020年中國造紙產量將繼續增加1300萬噸,70%的增長來源于包裝用紙。
中國造紙行業內部結構將不斷優化
紙張品質不斷提升,高品質產品將繼續擠占低品質產品市場,高端紙種開始擠占低端紙種市場。差異化、定制化、個性化產品增多。
產量增速高于消費量增速,將促使造紙企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、兼并重組或轉型升級、走出去等方式促進造紙行業內部環境不斷優化。
企業利潤兩極分化,集中度將繼續增加。優勢企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,兼并重組、跨界發展增多。企業的環境友好度增加。
中國企業將更多地參與全球競爭
2007年起,我國由紙張凈進口國發展成凈出口國。2016年1~9月,中國紙張出口量同比增加約20%,產量過剩將促使外銷量保持繼續增長,中國制漿造紙企業海外投資也將增多。
未來中國制漿產業形式嚴峻,國內非木漿廠家將出現大規模的停機
全球紙漿主要擴產情況如下表。如果新增產能按期投產,2017年下半年全球闊葉漿供應將出現階段性過剩。木漿企業關停并轉將增多,國內非木漿廠家或將出現大規模的停機。
2016年4季度,中國進口廢紙、木漿市場出現供應的空檔期。廢紙和木漿價格飛漲,闊葉漿現貨價格漲幅達30%。就目前供需失衡情況來看,短期內商品漿形勢保持良好,2017年1季度,木漿價格或將繼續上漲。雖然木漿價格飆升,但目前因環保和產能限制等因素影響,中國木漿和非木漿的產量并未出現明顯增長。匯率大幅波動是目前木漿市場最主要的不確定因素。
2016年4季度,中國成品紙市場火爆,箱紙板、瓦楞原紙等紙種出現紙荒。預計中國成品紙短期內仍將繼續受原料價格飆升、匯率貶值、淘汰落后產能、運費上漲和通貨膨脹等因素推動價格繼續上漲。原料大幅波動是目前成本紙市場最主要的不確定因素。
總之,中國造紙總量進入平衡發展期,中國造紙行業內部結構將不斷優化。中國造紙產消將繼續增長,但增速不及GDP增速;得益于網購和新興物流,包裝紙是中國紙張產消量增長的主要動力;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將繼續增多;高品質產品將繼續擠占低品質產品市場,高端紙種將擠占低端紙種市場。差異化、定制化、個性化產品增多;企業利潤兩極分化,集中度將繼續增加。優勢企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強,兼并重組、跨界發展增多;制造過程的環境友好度增加。
這里是占位文字
相關新聞